《天下春秋》全文阅读

天下春秋第97部分阅读(2/2)

作者:未知

这小华。

    小华道:“大魔得罪了公子么?”伍封摇头道:“这倒没有,不过我听说大魔凌虐扶桑人,横蛮无理,在下若不找他,他迟早也会找上门来。我想与他谈谈,凡事以和为贵,万一谈不好再动手,也算是先礼后兵,不违礼数。”小华道:“大魔有四万多部众,还有一千多士卒,公子有多少人?”伍封苦笑道:“几十个吧。”小华大讶,上上下下看着他,叹了口气,道:“公子这胆子可不小,几十个人就敢打大魔的主意!”伍封心思一动,道:“单靠我们自然是难些,如果姑娘能够帮我们,那是最好不过。以在下看来,姑娘必是大魔城中之人,熟知地形……”,小华笑道:“你想我带你入城,好偷偷找他?”

    伍封正是打的这个主意,不料被小华一眼看穿,暗暗佩服此女的聪明,点头道:“正是。不过我不是想行刺,而是想见见他说话。”小华格格笑道:“公子太过老实,对我这陌生人竟会直言相告,公子可知道我是什么人?”伍封道:“姑娘想必与大魔十分熟悉了。”小华道:“公子可知道大魔修这大魔城、修这山顶凉亭,全是为了讨我欢喜?”伍封暗吃一惊,问道:“大魔是中土人还是扶桑人?”小华道:“他自然是扶桑人。”伍封叹道:“这大魔城和城中的屋室筑建,都是出自姑娘的心思吧?”小华点头道:“那是自然,扶桑人怎懂这些?”伍封寻思这小华在中土必定是有些身份,在代国只怕还是大臣之女,若是庶人臣隶,决计不会有如许谈吐,更不会懂得城墙构建之学。

    忽想起一事:“支离益是代国的前王很少有人知道,小华又如何得知?她对董门中人十分熟悉,莫非与董门大有干系?”问道:“姑娘是大魔的妻子姬妾么?”小华摇头道:“这倒不是,不过大魔早想娶我为妻,我却一直没有答应。”伍封愕然道:“看来这大魔待你甚好,你为何不答应?”小华道:“对我好我便该嫁他么?何况我总想着回中土,不想在此处嫁人,可惜一拖十余年,始终不得其便。”伍封道:“莫非姑娘在中土已经有了婚配?”小华叹了口气,并没有回答,道:“当年我飘落到扶桑,全靠了大魔才能活下来,是以对他心存感激。不过我助他讨平天魔部落,又替他筑城,教他农耕畜牧的民政,也算对得住他了。大魔却总是不听我的言语,总要四处抢掠,威逼其他部落,早晚必定生祸。既然公子要见他,我便助你一臂之力,不过公子须得答应带我回中土。”

    伍封点头道:“这是自然,只是我们何时能回中土还不知道,少至数月,多则数年,说不准。”小华眼中露出一缕忿怒、忧伤之色,叹道:“与公子在一起,毕竟是中土人,总比与大魔在一起好。公子入城后,大魔未必会听你的言语,他身手奇高,又擅异术,公子未必能胜得过他。不过他惯于昼寝夜出,眼下他正睡着,公子要找他,此刻正是良机。我带公子入城到大魔的寝室,公子先制住他,再与他说话,否则公子就算能进去,也决计出不了城。”伍封不知道她与大魔究竟是何纠缠不清的关系,不过她这建议的确是个方法。若是大大方方来,万一大魔不见他,自己该怎么办?硬闯的话势必会伤人,岂非结下冤仇?若能成功到他身边,谈得好的话,便可免了手下这几十人征战伤损。

    二人由山顶沿小径下来,不一会儿到了这大魔城下,小华带着伍封大大方方入城,城门的扶桑士卒见了伍封大为惊讶,一来是惊其健硕高大,二来是看他头戴金冠,衣着华丽,腰悬长剑,与扶桑人衣饰大为不同。不过他们见了小华,无不躬身施礼,也无人敢问伍封的来历,看来小华在城中的地位十分尊崇。

    入到城中,只见这城虽小,却大有讲究,分为内外两层,中间并不用墙分隔。一间弘大的议事大殿和左右的成排仓廪排开一里许,两头抵着山壁,正好将城分为内外两隔。这议事大殿之两旁有两条通道,设有月门,通往内城。

    外城之中,屋舍建在靠城墙的边上,中间露出平整的空地,空地前靠内城处还有一座大屋,形如大宫,是大魔的议事殿。殿旁有一个两丈多高的土台,是城中的阅兵台。殿前有一片甚大的阅兵场,阅兵场一旁是一排土屋,另一旁是马圈,圈中虽大,却并没有多少马。伍封城中多是木室,唯有那一片土屋与它处不同,问小华这土屋有何用处,小华道:“这土屋墙厚盈尺,用厚栅为门,是大魔用来关押人的,可关五百人,挤些可押千人。部落中如有人犯事,获是远征有了俘获,便先关在土屋中。不过扶桑人直率,又生性服从强者,不像中土的人诡计多端,是以犯事的人甚少,这排土屋大魔在起初驱逐熊部落时用过,眼下倒没怎么用它。”

    内城中却没有多少空地,建了五排屋舍,中间留出四条丈余阔的通道,由此走过去,便到了一排竹林。竹林十分细密,沿小径穿过去,就到了一座极大的府第前,这府第颇像中土的卿大夫府第,不过都是竹木架构,十分精致。府前是一片较大的空地,空地四周有二十余株参天的大树。

    他们在内城外城也遇到不少侍女似的下人,不过都向二人施礼,无一人多问一句。此刻到了屋舍前面,伍封问道:“这便是大魔所居之地么?”小华小声道:“正是。你随我进府,到了里面你自然就知道了。”伍封心忖这里面想必凶险重重,他艺高人胆大,心想这大魔再厉害,也未必胜得过支离益,以自己眼下的武技,虽然还不及支离益,但在支离益剑下也能自保。也不多问,昂然随小华进了大魔之府。小华见他对自己十分信任,小声赞道:“公子这胆量不小,居然只身一人真地敢进来。”伍封道:“既然姑娘让在下进来,在下自然是要进来的,若不敢入府,如何认清大魔的面目?这座城并不太大,似乎只容得下数千人。是了,城中不是有千余士卒么,怎么没见到多少?”小华笑道:“这些士卒平日务农,要用时才是士卒,眼下正值春忙之际,大多在田,今日城中只有三百余士卒。”

    这座大魔之府结构也与中土相同,入门是照壁,然后是一块小空地,种满花草细竹,分左右二径,走前去便是大堂,大堂两侧是齐排的屋室。入了大堂,伍封见这大堂地方不小,随小华由旁边厢房转出去,便见到后院。这前后院并无墙隔,全靠大堂和两侧的屋室隔住,后院有个空旷的小场子,场的另一边便是一排精致的木屋,与其后面的山上石壁几乎紧贴,看来这些木屋之后,再无其它建筑。一路入府,见府中各处都有不少扶桑侍女,却不见一个男丁,伍封不免有些好奇,寻思:“这大魔多半是个好色之徒,整座府第未见一个男人。”

    正这么想着,便见一个男子由后面屋室处出来,这人身材修长,约有七尺五六分高,在扶桑人中算是十分高大了。他一路所见扶桑士卒都不佩剑,唯此人腰中悬剑,看剑柄的青黑之色,竟是一口青铜剑。

    正文第五十四章怀德维宁,宗子维城

    伍封寻思:“扶桑似乎无甚青铜之器,这人腰悬青铜剑,莫非这人便是大魔?”那人迎了上来,还未说话,小华道:“七条右将,这是大魔的客人。”对伍封道:“大魔城中有千余士卒,由左右二将统领。这位七条是右将之职,也是大魔的军师。”

    七条盯在伍封身上,上下打量,眼中精光暴射。伍封一看便知道这人精明多智,属于智士一类人物。伍封心下暗暗警惕,向七条微微笑着。七条缓缓道:“阁下并非大倭丰秋津人,莫非来自中土?”伍封不知道“大倭丰秋津”是什么,也不便细问,点头道:“在下的确是中土人。”

    小华将七条扯到一边,小声说话。伍封不知道她们说些什么,只是由七条正对着他的面上见他露出惊诧之色,又不住的点头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小华与七条走了过来,七条道:“原来尊驾是大魔的朋友,失敬。在下有事先走,阁下如果有暇,在下再与阁下聊聊,问些中土的学问。”伍封自从来到扶桑,所见之扶桑人都是粗鄙无文,唯有这七条谈吐甚佳,而且他能将中土的礼仪谈吐转成扶桑话这么说出来,语中透露着对中土的羡慕,令伍封大生好感。伍封笑着点头,道:“甚好,甚好。”

    待七条走后,小华指着七条先前走出的那排屋室道:“这中间较大的是后堂,左右两侧是大魔的从人亲卫所居。公子看那山壁不是平的,有一室后面山壁凹了进去,这屋室与山壁之间有个小花园,花园中种满桃花。这山凹处十分奇异,四季如春,桃花终年开放。大魔的寝室便在这里。”伍封见后院静悄情地,小声问道:“为何这后院不见有人?”小华笑道:“大魔惯于昼寝,他这些亲卫晚间要陪着他,是以也都养成了昼寝的习惯。”她带着伍封进了后堂,这后堂正静悄悄没有一个人,小华正色道:“大魔厉害无比,我们要务求一击必中,抢先制住他。公子在后堂等着,别让人瞧见,我先入寝室瞧瞧,如果大魔正睡,我便来叫公子。”伍封沉吟道:“也好,你去吧。”

    小华叮嘱了几句,让他在木柱后等着,袅然出了后堂,往寝室那边去了。伍封在后堂等着,仔细打量着堂中的木壁,左右木壁上各刻画着一只大鹿,正对着堂门的后壁上刻了一幅极大的图,不禁走上去细看,只见这图上刻着一只古怪的大虾,钳左尾右,前面的钳之前面有一只竖着的人脚掌,后钳之前面有一只横的人脚掌,比上掌略小。脚掌与钳之间也有波纹。两钳之右,大虾颈鳆的地方刻了个大大的圈圈,涂以红脂。红圈之左刻着小鱼,下面刻着一只鸟,上面有一细长的圈子,内有波纹,其上部刻着一头熊,其余各处刻着不同的鸟兽,有虎、豹、犬、豕等等,虾的四周都是细细的波纹,整幅图板用树脂漆了一遍,显得十分古朴。

    伍封看了好一阵,寻思:“原来这不是大虾,而是副地图,莫非这便是扶桑的地形图?这周围的波纹自然是海,原来扶桑是个海上大岛、不,三个大岛组成,我们现在这最大的岛中间处,怪不得一路飘来,月儿说见过两处陆地,必是前两个像脚掌的岛了,那大熊下面的细长圈子中间也有波纹,想来是北面的那个大湖。这小鱼之形,是说的鱼部落位置,飞鸟是指飞鸟部落,熊即熊部落,这中间的的红圈自然的大魔城了。”他看那红圈,见有数条细线四下散开,其中一条细线向左延伸,在中间一分为二,一条通往那小鱼处,至到海边,另一条却往下转折,也通到小鱼附近。看来似乎大魔城通往四方的路经,又想:“扶桑人未必懂这些,难道这也是小华所绘?这绘图之技虽不如墨爱细致,却能将岛画成大虾和脚掌,生动有趣,另有其妙。此女高深莫测,看来绝非等闲之辈。”又看了一阵,见这岛上的各种鸟兽大小不同,寻思这中间必有缘由,想的刻得大些的,部落便人口多些,小的人口必小,譬如那头熊比那条鱼大了不少,自是说熊部落的人比鱼部落多。

    他正看得认真,忽听小华在远处惊呼一声。伍封大吃一惊,立时想:“莫非大魔醒了,知道小华和我之谋?”忙抢出后堂,甫不出堂,便见四下一大群扶桑女子围了上来,足有四十余人,手上各拿着长矛,这些长矛与中土不同,都是硬木与竹合成,长约一丈五尺,矛尖上镶着尖石。这些矛虽然都是竹木造成,可如许之长,臂上膂力如果不够,绝对不好使动。

    伍封哪里将这些扶桑女子放在眼里,大踏步向大魔那寝室走过去。这时,身后那后堂之中又涌出了二十多扶桑女子,手上也拿着长矛。先前他在堂中许久,未见过这些人,看来这后堂必有通道连往它处。

    众扶桑女子见伍封对她们毫不理会,又惊又恼,纷纷执长矛向他攒刺,伍封哼了一声,也无须闪身,只是双臂挥动,将长矛格开,他手法甚快,片刻间已经将矛格开,不仅闯出了长矛所围,还顺手点了十余人的要穴,被点穴的人自然是呆立着不能动弹。虽然他只是随手而为,但这简单的招式却让众扶桑女惊得变了脸色。伍封眼下的武技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,随手几式,却包含着他这多年来在武技上的丰富经验。

    伍封眼看到了那寝室之前,便听室中有人叹息:“唉,你们挡他不住的,请他进来吧。”扶桑女让开了路,伍封昂然走入了寝室,只见室中铺设十分精致,地上的淡黄的细竹筵,木壁是用红松所造,带着浅浅的红色,寝室分内外两间,内室门前垂着珍珠、海贝编成的门帘,外实十分简单,却显得十分干净整齐,正前木壁上也刻着一只鹿,看来这大魔对鹿情有独钟。这前室另一面有一扇敞开的门,门外是一个只十丈见方的小花园,园中间是一株数抱粗的参天大树,四周种满了奇花异草,周围又三十余株桃树,树上桃花盛开,灿烂如霞。

    室中并无人迹,只有一人正背着他坐在花园中那株大树下,伍封心忖这人必是纪伊大魔,虽然他这些年武技精进,但人却越来越谨慎,不敢莽撞,缓缓走了过去。走到这花园中,才知道这花园内的花草呈五行方位种植,用石块围开,无花草处都用细细的圆石铺地,那大树参天,足有十余丈高,枝叶如一个大大的华盖四下遮盖,与周围的桃树仿佛连在一起。树下是圆石铺成的一小块平地,放在一个石制的方案,那纪伊大魔便坐在案后。

    伍封走入花园时,那大魔也转身过来,只见他生得颇为瘦小,脸上戴着用薄绢制成的蝶形面具,遮住了鼻以上的部分,露出眼精来,口鼻并未被挡住,唇上生着稀稀疏疏的胡须,虽然他脸上被遮了一半,却也看得出大致的模样,生得似乎十分寻常。伍封看他这模样,心中略觉得失望,在他心中,这纵横扶桑的纪伊大魔必定是威武不凡,想不到竟是这么个样儿。

    纪伊大魔见了伍封,浑身微微一震,眼中闪过惊异之色,过了良久,用中土话叹道:“我说谁有这么大的胆子,原来是封大将军!怪不得,怪不得!”伍封这一惊非同小可,想不到在这扶桑之地,竟有人认识自己,而且也会说中土言语,这人居然还是纪伊大魔!

    虽然大魔脸上覆着面具,但仍可以看出大致的模样,伍封细看良久,仍觉得大魔面生,并不记得在哪儿见过他。寻思这大魔在扶桑纵横十余年了,他威霸大魔城之时,自己还是个小孩儿,整日由娘亲封闭着练剑习艺,不曾露面,断不可能认识这远在扶桑的大魔。何况这封大将军的名头是前几年才有的,这大魔远在扶桑,何以知道?

    伍封皱眉道:“阁下认识在下么?”大魔叹道:“在下既是大魔,天下间是何事是在下不知道的?”伍封不知道这人有何邪术,寻思他这中土言语必是由小华处学来,忽想自从在莱夷剿灭徐乘时开始,世人便习惯称自己为龙伯,这大将军之号只是初到莱夷时别人这么叫,莫非有海盗或是乐浪人、索家人流落在扶桑,告诉过他?旋又觉得不对,就算有人告诉过这大魔,这大魔也没有见过自己,怎也不会一眼间便认出来。

    大魔问道:“征夷大将军既来此地,为何会有心对付在下?是否当了这地方也是夷地?”伍封摇头道:“在下今日来,并不想杀人,只是想与阁下谈谈。听说阁下四下搅扰周围部落,在下初来此地,早晚也会被你逼迫,与其被你率军威吓,不如先来找你,如能订个和盟就最好,凡事以和为贵。”大魔不住地摇头,道:“大将军可想得错了。这地方民俗甚陋,若无强者出头,一统领导,再过数百年也不能开化。你看我这大魔之城,是否比其余部落要好?”伍封点头道:“阁下的确极有干才,在下是佩服的。在下并非有意与阁下为敌,如果你不惊扰四邻,答应不向在下一众挑衅,在下扭头便走,绝不会再有杀你之念头。”大魔忍不住大笑,摇头道:“封大将军聪明勇武,怎会如此迂腐?你可知纪伊之南的飞鸟部落,眼下部落中出了个武勇之士,以飞鸟为号。它族以女子为尊,这飞鸟却能以男人身份雄霸部落。若非有在下的大魔城雄居山中,飞鸟早已经带部众北上凌虐了。飞鸟之弟飞鹰更是了得,不仅诡计多端,还善用毒物,”

    伍封不了解扶桑的情况,也不知道这大魔说的是真是假,道:“在下暂居此地,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,才不会理会这些闲事。小华只是带我入城,并不是想对付阁下,你不可为难她。你将小华交给在下,在下带了她走,从此井水不犯河水。”大魔愕然道:“征夷大将军的雄心到哪里去了?”伍封叹道:“这些年在下征战无数,早已经厌倦了厮杀,那鱼部落和熊部落阁下也休要再去惊扰。”大魔眼中厉光闪动,沉声道:“原来大将军前来是受了鱼熊部落蛊惑。”伍封摇头道:“这事与他们无关。”大魔缓缓道:“如果你不是封大将军,在下便会网开一面,不为难你们数十人。可惜你是征夷大将军,在下与你势不两立,万万放你不得。”伍封愕然道:“在下也未曾有得罪阁下之处吧?”大魔冷笑道:“阁下一生得罪的人只怕不少,你又怎知道是否得罪了在下?”

    伍封因为顾忌小华在这人手上,投鼠忌器,是以一再婉言,心中甚是不耐,不料这大魔摆明了态度要对付他,怒气渐渐涌上来,喝道:“既然阁下这么说,看来想善罢也不可能。小华在哪里?”大魔也怒道:“小华似乎是在下的人吧?她是生是死,关你这征夷大将军甚事?”伍封道:“小华既是中土人氏,在下便想带她回中土。”大魔忍不住哈哈大笑,道:“你仍想回去?哈哈,这里离中土万余里海面,你怎能回去?”伍封道:“在下既然能来,自然也能回去。”大魔笑了许久,猛地站起身来,道:“都说你剑术无双,是齐国第一大剑手,今日我们便比试比试,你若能胜,便将小华交给你。”伍封喜道:“如此最好。你若肯放了小华,今日我便饶你一命。”他看了看花园,道:“这花园甚好,我们若动起手来,只怕损了花草,须得另觅空旷之地不可。”

    大魔道:“你随我来。”带着伍封穿过寝室,走到了室前的空地上。那些扶桑女子仍执矛等着,大魔站在场中,一个女子拿了柄刀上来,大魔伸手接过,将刀拔出鞘来,凌空劈了几下,青光闪动,众扶桑女眼露尊敬之色,各自退开,但矛尖仍然对着伍封。大魔这口刀也是直脊弯刀,与伍封手下铁勇的刀大为相似,只不过是青铜打造。

    伍封见了凌空劈的这几刀,脸上露出微笑来,缓缓道:“凭你这样的刀法,居然能纵横扶桑,这倒是件怪事。如果你不是另有奇技的话,那就是扶桑人太过没用了。”他的眼力甚尖,由大魔空劈的这几刀中,一眼便看出这人的刀法算是十分高明,但劲力有限,与自己相比差得太远。

    大魔哼了一声,道:“想不到你竟敢如此自大!”伍封笑道:“是否自大,比过方知,我便用空手好了。”大魔似乎脸色胀红,由面具下露出的一部分也能看出来。他狞笑道:“既然你要送死,那是最好不过。”本来,他见伍封神色淡定,虽然站立不动,却气势如虹,不免十分忌惮。可伍封竟然如此托大,竟想用空手来对付他,他气恼之余,也暗觉欢喜。殊不知伍封这双手便如神剑铁凿,空手的本事并不在剑术之下,他每每在剑术上有所领悟,空手搏击也会同样精进。如果不是在战场讲究快捷制敌,平时几乎可不用剑了。

    大魔缓缓走上几步,忽地一刀向伍封胸口刺来,刀风凌厉,刀法甚快。伍封见他出这一刀,微觉诧异,刀法与剑法不同,刀法讲究气势和劲力,重于攻势,大劈大斩,大开大合,是以伍封在自己的剑术中融进了许多刀法。剑法却讲究灵动轻巧,是以常用快刺轻点。大魔手上用的是刀,可这一刀刺出,又颇像剑法。

    伍封练过“无心之诀”后,出手奇快,以大魔这一刀之势,伍封大可以用手捏住刀背,夺下铜刀。但伍封见他刀法颇有章法,想瞧瞧扶桑的人武技,只是侧身相避,并不出手。

    大魔喝一声,刀法展动,一连刺劈了十余刀,都被伍封轻松避开,不免有些沮丧。伍封看了这十余刀,暗暗吃惊,原来这刀法看起来十分眼熟,竟似董门的刺派剑术!

    这时,大魔狂吼一声,一刀向伍封颈上刺过来。伍封将头偏了偏,倏地出手,快如闪电,伸出大指、食指和中指捏在刀脊上。大魔猛力拔刀,但这口刀便如被铸在伍封手上了一样,丝毫不能动弹。大魔想不到伍封这三指之力竟如此巨大,心中大骇。他正寻思是否该弃刀退开时,伍封已经飞起一脚,将他踢倒在地,那口刀早已经握在伍封手上。伍封一脚踏住大魔,不知何时已将铜刀掉转,刀尖指着大魔的嗓间。

    伍封微笑道:“你输了。既然你输了,便请将小华交给我。”大魔脸色微变,沉吟不语,伍封不悦道:“莫非你想反悔?”大魔点头道:“好,我便将小华给你,不过我必将她夺回来。”伍封将他放起来,大魔向周围的扶桑女子低声吩咐了几句,几个扶桑女子到了寝室旁的一室中,将反绑了双手的小华押了出来。

    伍封上前问道:“小华,有没有伤着?”小华微笑摇头。伍封吁了口长气,道:“这就好。”一刀割开的小华手上的绳,再将铜刀掷给大魔,他虽然是随手而掷,劲力却甚大,风声急响,大魔不敢接刀,闪身让开,铜刀插入地上。伍封一手牵着小华,道:“你随我回去,日后我带你回中土。”小华喜道:“你这征夷大将军真是个好人。”二人向府外走去,大魔拔出铜刀,用扶桑言语喝了一声:“杀了他们二人!”众扶桑女立时执矛围了上来。伍封见这大魔出而反尔,怒道:“你这人太没信用。”大魔诡笑道:“我只说将小华交给你,并没说放你们走。”

    伍封哼了一声,道:“看来今日你是决计不肯善罢了。”问小华道:“小华,你会不会武技?”小华摇了摇头。伍封缓缓拔出长剑,道:“小华,你藏在我身后,不可走失了。”小华看着他的长剑,微微一震,惊道:“这剑……”,伍封不知道她为何吃惊,想是她从未见过如此质地的兵器,随口:“这是口宝剑,与寻常的金铁青铜不同。”小华道:“这剑既长而厚,十分古怪。”

    伍封左手牵着小华,右手挥着长剑,直往前撞过去。这时,两支长矛迎面向他刺过来,伍封挥手相格,剑削矛杆,只觉这竹木合成的矛杆十分坚硬,有一种奇怪的韧处,剑削在杆上,微微一弹,两矛立刻被削断,若非伍封剑上的旋力脆爽,这矛杆还不能轻易削断,无怪乎大魔的士卒都用这种矛。不过话说回来,中土各国的士卒所用长矛也都是木杆,并非每个士卒的矛戈都如伍封等人以铜铁为杆。若全用铜铁制成,臂力非要极大才行。

    扶桑女子见他剑削硬杆如同切肉,都以为他是仗着剑利,只有那两个被削断矛杆的人被剑上旋力推动,踉跄退出了十余步,满面惊异之色。伍封虽然牵着一人,但身形如风,片刻间逼退了扶桑女子,闯到大魔府外,穿过竹木之林,一路到了外城。

    这时便见外城中扶桑士卒整整齐齐排成一个四方之形,长矛指前,除第一排外,其余的人都将矛尖放在前一人的肩上,层层迭迭,整个方队显得严整而坚实。粗略看去,这些扶桑士卒足有三百余人,看来大魔已经暗中将士卒集结。伍封从未见过如此布阵之法,心忖这种矛阵虽然展动不便,却十分严整,就这么闯进去,必定陷入重重矛阵之中。若只有他一人,自然是毫不在意,可有这小华拖累,便不好硬闯。

    阵前一人手执青铜剑,厉声喝道:“好大胆的奸细,竟敢上我大魔城捣乱!”正是那右将七条。伍封拱手道:“在下想出城,烦七条右将让出一条路来。”七条冷笑道:“这大魔城岂是你仍意进出的?”抢身上来,“嗤”地一声,一剑向伍封刺来,剑法十分精妙。伍封微微一笑,右手向剑身上抓过去。

    小华和七条见他居然以肉掌来抓青铜剑,都大吃一惊,异口同声地道:“咦!”七条吃惊之余,又暗觉好笑,寻思眼前这中土人一表人材,却是个呆子,莫说他的剑术奇快抓不到,就算抓上了,肉掌自然会被剑郭伤,又有何用?他正这么想着,只听“叮”的一声,剑身上一股巨力传过来,震得他虎口生痛。便听“叮叮”三声,伍封的手指在七条的铜剑上只弹了三下,七条再也握不住铜剑,“嗖”的一声,铜剑脱手而往天上飞去。七条当不过伍封指上的旋力,踉跄退出了十余步,跌坐在地,虎口被震得流出血来。七条?
小说分类